前言
玉石雕刻什么最有价值呢?自古以来,玉器,一般是指玉石雕刻的器皿和摆件。行家说:器可礼国,镯可传家,牌可养人!所以才有了“一器、二镯、三牌、四把件、五挂件”的说法。器皿的造型反映着文化审美的价值取向,它是“宫廷”玉文化的延续。其独特的艺术创作理念发展至今,顺应当代审美的需求,表现形式在继承传统美学的思想下,有更高的造型艺术追求。今天,随小编一起,走进玉雕新秀徐清多的“创意世界”——
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石瓢壶 青玉 用时半年创作而成
此壶打破传统石瓢壶的造型,壶嘴和壶把都用新的表现手法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壶身、壶把、壶盖,雕刻出磨砂的感觉。“我和我的祖国”,以亮光,起到了抓人眼球的视觉效果。
在疫情期间,当创作者看到许许多多的普通人(医生、护士等),逆风而上,用身躯与专业精神呵护其他人的生命,真正体会到“祖国”在每个心中的份量:国在,家在。通过这件作品,表达出创作者的“家国情怀”。
《南瓜壶》 青玉 用时三个月创作而成
南瓜壶是玉雕壶中不常见的一种款型。此瓜壶瓜棱匀称饱满,盖与身上下贯通,弧线优美,和谐自然。此南瓜不仅外形酷似南瓜,更是集聚了南瓜的神韵,有一种律动的感觉,犹若瓜熟即将待落。壶身上面雕刻有一只青蛙,寓意呱呱来财。青蛙栩栩如生、活灵活现。南瓜,青蛙,一静一动,有种视觉对比,能够吸睛。
《曲壶》 青玉
曲壶又名曲壶提梁壶。创作者在继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,打破玉雕壶的传统造型,精心制作。壶身打磨出磨砂的感觉,“清幽”二字呈现出亮光。该作品采用实与虚的对比手法,通过点、线、面的有机组合,使得整个壶体既有面的变化,又有线的变化。点、线、面的结合协调柔腻、变化又统一,非常精巧,体现了壶体静中有动、动中有劲。一只兔子屹立于壶盖上,表达出坚忍不拔、忍辱负重的顽强打拼精神。
徐清多何许人也
徐清多,1983年生,河南省镇平县石佛寺人,国家高级技师(二级),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,2020石佛寺百强玉雕工作室——徐清多(鸿玉)雕刻艺术工作室创办人。
出身于玉雕世家,自小就受玉雕文化的熏陶。从镇平县玉雕职业高中毕业后,到广州、苏州等地学习深造,吸取全国各地玉雕精湛工艺。后拜师第一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、“中原第一平素”魏玉忠学习。
关乎器皿件的创作,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磨练,形成了独特见解。他传承传统,又大胆创新融入现代元素、实用价值,形成了特有的玉雕风格——灵秀、写实、古雅、端庄。如作品文房系列和酒具系列,都深受广大玉雕爱好者的喜爱和好评!
每件作品,都拥有艺术性、趣味性、使用性,浸含着他特有的审美感觉、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。他的作品在很多国家级玉石雕刻大赛中获得奖项。
能够水上飘的玉雕艺术
在玉雕中让人叹为观止的技艺莫过于薄胎工艺了,亦称“水上漂”。因其轻巧秀丽,薄如蝉翼,轻若鸿毛,亮似琉璃,乾隆曾赋诗称赞“在手疑无物,定睛知有形”。下面这件作品,厚度只有1毫米多。
揭秘器皿件的诞生过程
一件器皿件的诞生,从作品来看,看似简单。但必须经历下面这些过程:选料、设计造型、开料、开胚、掏膛、抛光等。
雕刻工艺主要有浮雕、圆雕、镂雕等,其中,浮雕中又有阳刻、阴刻、线刻等工艺。设计造型根据玉色、玉质而定,还要考虑有利于工艺的施用,如青玉越近白色胎体要厚一些。图案通常设计花草图纹。
薄胎器皿都要掏膛,一般的做法是待器身、器盖的外型确定之后,才开始打钻掏膛,并逐渐掏空,其技术要求是膛壁厚薄均匀,不宜太厚,厚了显得笨重,厚薄要恰到好处。
打磨是薄胎玉器制作的关键工艺之一,打磨者需要胆大心细,有很强的心理素质。打磨通常是用粗细油石打磨的方法,先粗后细,掌握分寸。经过打磨后的薄胎器皿,就会呈现出晶莹通透,圆润光滑的艺术效果。
艺术苦旅路漫漫 如何面对浮躁的社会
当下,玉雕行业,受互联网的影响,各种销售模式层出不穷,如直播就让很多头脑灵活的年轻人,快速暴富。受此影响,很多年轻人,不愿意去从事雕刻。信息的快速传播,又让玉雕的神秘性渐失,“物美价廉”成为很多爱好者的第一追求。
玉料越来越少,做一件器皿件,选料又要求高,制作周期长(数月或数年),比手镯麻烦多了。并且,没有3至5年的技艺功底,无法驾驭这种雕刻。
如何面对这些局面?徐清多说,有一颗纯粹的心,沉淀自己,在承袭远古艺术质朴醇厚形状的基础上,不断创新。下面这件作品,没有与壶身色泽统一的玉料,雕刻盖子,上面只能空着,变换了用途,谁说这不是一种美呢?
他为了提高技艺和文化内涵,从铜器、瓷器、木雕等艺术中汲取灵感。他视野开阔,搞创作从不闭门造车,与很多同行都有合作。
《平安玉道》壶
壶身类似平安扣,顾名平安玉道。壶面山水有司延杰,司延松大师参与制作,山水线条,画面意境融彻。此壶为了创新,壶正中间打有孔,给壶掏膛增加难度,对雕刻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壶型饱满圆润外形线条流畅。是观赏、实用、收藏为一体的作品。
从艺之路,若想有所大的成就,其实就是修心、修身、修德的过程。他积极参加各种慈善活动。由于诚信经营,作品精益求精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承认与肯定。
徐清多为雕刻出精品 发明出很多独特的工具
他运用一些特殊的雕刻技术与工艺,对其进行完美处理,将其独特美学工艺特征展现出来。这些工具,由于涉及商业机密,以后会在适当的时候公布。敬请持续关注!
小贴士
如何鉴别器皿件的好坏
一件好作品,有三个主要原则:完美利用玉石原料、精雕细琢的雕刻工艺、巧夺天工的艺术神韵。炉瓶器皿最明显的特点是对称性、规矩性、端庄感,也即规范性。鉴赏时,注意其比例与表面装饰。从造型到纹饰,都应该体现出其完整性。
规范性从以下几个方面看:比例恰当、颜色均匀;器盖与器身应由一块玉料雕刻而成;器身与器盖的制口应严丝合缝;制口没有“冲口”现象;器底、肩耳等细节的工艺要协调;掏膛技术良好;器皿若有环、链、提梁等装饰,应是在同一块玉材上取料;器皿表面工艺考究,细腻平整。
结语
器皿件是玉雕作品中的重器,也是收藏价值最高的玉雕品类。这项工艺也面临逐渐失传的窘地。艺高胆大方能为之,玉雕新秀徐清多一直在路上。热烈欢迎玉雕爱好者,到他的工作室“品茶聊玉”。